首页

免费恋脚视频

时间:2025-05-25 07:44:49 作者:从“单打独斗”到“共赢共富” 特色产业创新发展蝶变成“金招牌” 浏览量:65979

  央视网消息:近日,浙江慈溪的大棚杨梅陆续成熟,进入采摘期,这比传统种植的露天杨梅早20天左右。大棚杨梅的“抢鲜”登场,梅农们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的季节。当地还引导梅农大户对散户杨梅的收购,用好“共享冷库”。

  在浙江慈溪市匡堰镇的杨梅山上,连片的大棚依山而建。大棚里,杨梅种植户戚迪锋和几名工人正忙着采摘杨梅。这两天,戚迪锋每天都会接到几十个订购电话。

  匡堰镇乾炳村杨梅种植户戚迪锋种植了150多亩杨梅。其中,大棚杨梅的面积有20多亩,基本上以荸荠种杨梅为主。由于大棚杨梅上市比露天杨梅早20天左右,除了电话订单,还有不少消费者直接来大棚购买。

  据介绍,2025年,慈溪杨梅种植面积达到9万余亩,预计总产量6.7万吨,同比增长2%。其中,大棚杨梅种植面积近350亩,产量约210吨。杨梅丰产,相关部门也采取了多种措施,助力杨梅销售。

  慈溪市匡堰镇副镇长邹威涛介绍,发挥镇里强村公司统购统销的作用,通过统一收购梅农的杨梅进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第二个做好引导工作,引导梅农大户对散户杨梅的收购,特别是用好他们已经建好的“共享冷库”功能。

  杨梅种植户倪晓军:不断创新 共创“梅”好

  浙江兰溪是杨梅之乡,当地很多人的工作都和杨梅有关。从前,兰溪的杨梅大多数也是露天种植的,为了提高产量、保持完美的风味和口感,当地的种植户纷纷建起了大棚,种起了大棚杨梅。

  5月中下旬,浙江兰溪的第一批杨梅已经进入采摘季。为了保证杨梅的新鲜,每晚工人夜采杨梅、凌晨冷链发出,是这段时间兰溪各个杨梅大棚里的重要工作。

  1997年,倪晓军从浙江大学管理系毕业,尝试了几种工作后,他在家乡的杨梅中看到商机,决定返乡种杨梅。那个时候,杨梅主要还是“靠天吃饭”的水果。

  经过了三年多的尝试,2011年,倪晓军终于研究出了完善可用的杨梅大棚。与传统的农业大棚不同,倪晓军的杨梅大棚是先种树,再把大棚扣上去。功能也随着时间发展不断升级,从第一代的只能遮风挡雨到目前的第五代智能大棚,可以自动控温、控水、控肥,还增加了自动加温、光照系统。

  甜度和健康一直是倪晓军研究、种植杨梅的重要指标。2016年和2020年,倪晓军代表兰溪杨梅参加浙江农业之最杨梅擂台赛,两次获得杨梅口感最佳的冠军。

  看到倪晓军的种植成果,越来越多的人来向他求教,倪晓军也非常乐意和大家分享。

  在倪晓军的带动下,兰溪当地目前已种植大棚杨梅超5000亩。同时,逐步形成了从鲜果批发、包装零售以及杨梅深加工等产业链,整体产值近15亿元。大棚杨梅的种植方法也走出了浙江,兰溪杨梅也已经成为当地一张甜蜜的“特色名片”。

  广东广州:推广公司加农户养殖模式 增加蟹农收入

  据了解,当地蟹农积极跟养殖企业合作共同养殖青蟹,这种“公司+农户”的模式不仅建立起稳定的供应链体系,也为当地蟹农带来了更多实实在在的收益。

  正值青蟹出塘旺季,在广州南沙各青蟹养殖基地,随处可以看到蟹农们忙碌的身影。一大早,蟹农许牛华就在塘边查看青蟹的生长情况。

  他介绍,自己在当地搞了十几年的青蟹养殖,但是因为缺乏科学养殖的经验,此前一亩水面养出的青蟹才100斤左右,3年前跟当地的养殖企业合作后,现在一亩水面养出的青蟹能达到200斤左右。

  据了解,当地蟹农一直采用低密度仿生态养殖方式,用白蚬这种贝类的活口饲料喂养青蟹,养殖成本较高。与以往蟹农“单打独斗”零散养殖相比,“公司+农户”的养殖方式,降低了养殖成本,提升了蟹农收入。

  从“单打独斗”到“共赢共富”,截至目前,广州南沙通过“公司+农户”模式联农带农1500户,青蟹养殖面积约2万亩,年产值达15亿元左右。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雕塑作品《龙凤呈祥》亮相西班牙

酷哇科技麒麟系列完全契合机器人自动驾驶的逻辑,采用的全线控模式正向设计,在专用车领域实现了革命性的创新,真正定义了环卫机器人新物种的概念。

赣港两地青少年再续“球”缘

他同时提到,针对未来产业,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畏难情绪,对未来产业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认为未来产业遥不可及、高不可攀;一些地方仍然处于观望状态,其在未来产业布局上习惯于“买开始下蛋的母鸡”的传统招商思路,不习惯于像从鸡蛋开始去孵小鸡一样培育未来产业。

柯文哲被检方声请羁押禁见 法院开庭

封闭导致落后,开放带来繁荣。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无一不是通过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循环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提升。从我国自身发展经验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能取得经济长期快速发展的奇迹离不开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创造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循环贡献了“中国方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相继成立,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汇集起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两会声音)四川民族地区女代表履职“心事”:来自乡土 共创热土

“提升物流通道的运输能力和效率需要新型数字化基础设施作支撑。利用物联网系统结合卫星定位轨迹数据和实时交通状况,能够合理规划运输线路、避开交通事故,及时绕开拥堵路段,大幅度提升车辆通行效率。”甘家华告诉记者,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均聚焦于提升运输效率、安全性和服务质量。公路运输主要打造涵盖智慧建造、养护、出行服务的全链条智慧公路与数字孪生公路;水路运输侧重智慧港口与航道建设,水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铁路运输则瞄准铁路信息化系统升级、智能铁路建设等,各领域经营主体都在大力探索,取得显著成效。

斯里兰卡总理、尼泊尔副总理兼外长将分别访华

全国政协常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检察机关坚持办案为本,高质效办好每一个长城保护公益诉讼案件,有效解决了长城本体保护、“四有”建设、长城风貌、展示利用等一系列问题,促进完善跨区域长城保护、行政执法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凝聚了长城保护社会共治的共识。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